Image

各校成果

112 學年度

竹南鎮

頂埔國小 新南國小

公館鄉

公館國小 開礦國小 南河國小

通霄鎮

五福國小 城中國小

苑裡鎮

致民國中 蕉埔國小

頭份市

信義國小 六合國小 斗煥國小 蟠桃國小

後龍鎮

龍坑國小 外埔國小 中和國小

造橋鄉

龍昇國小

苗栗市

文山國小

頭屋鄉

頭屋國小

三灣鄉

三灣國小大坪分校

泰安鄉

汶水國小

卓蘭鎮

內灣國小 豐田國小 坪林國小 雙連國小 景山國小

銅鑼鄉

文峰國小 九湖國小 興隆國小 新隆國小

獅潭鄉

永興國小

三義鄉

鯉魚國小 育英國小龍騰分校

南庄鄉

蓬萊國小 南埔國小

大湖鄉

栗林國小

西湖鄉

西湖國小瑞湖分校 西湖國中 西湖國小

生活課程教學設計:繽紛的色彩

活動名稱

色彩分一分

教學節數

140分)

適用年級

二年級

教學來源

南一版二上第五單元

教學者

王美娟、陳婉萍

能力指標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核心能力

以五官觀察校園,發現校園繽紛的色彩,並能找出顏色的相似色。

核心問題

1.校園中有哪些顏色?

2.你怎麼將顏色顏色分一分?

教學活動名稱

教學重點

時間

教學資源/注意事項

認識顏色

引起動機

1.     繪本導讀自己的顏色

提問:(1)變色龍變了哪些顏色?

    (2)變色龍有什麼困擾?

    (3)變色龍怎麼解決自己的困擾?

 

8

注意事項

˙指導團討的規則:

1.當老師提問時,不要馬上舉手,先思考10秒鐘。

2.等老師說知道的請舉手發言才把手舉起來。

3..點到的同學才可發言。

4.發言者,回答一項就好,將機會留給別人。

5.當同學發言時,不可舉手,要面向發言者,認真傾聽。

尋找顏色

1.昨天我們出去校園尋找顏色,說說看你們找到校園的什麼地方顏色最豐富?

2.取出照片,讓學生再次觀察,將看到的顏色記錄下來

3.發表討論結果。

4.教師提問:你喜歡這個地方嗎?為什麼?色彩豐富嗎?

 

12

 

 

 

 

 

 

 

 

 

 

準備活動

˙師:A3記錄紙、校園照片。

˙生:筆

討論注意事項

1.提醒孩子要一起討論,同學說話時,眼睛要看著他,仔細傾聽。

2.討論時,音量放低,只要同組的人聽得到就好

3.請將討論的結果,記錄在A3記錄紙。

發表注意事項

˙發表前,先維持秩序,提醒聆聽的技巧:

1.師:拍三下,

生:看老師。

2.師:現在要看誰聽誰?

生:現在要看○○○、×××

分一分顏色

 

1.教師拿出各種顏色色紙,請小組分一分,如何將色紙顏色歸納成三種類(紅、黃、藍)或近似哪個顏色?

2.小組討論你有什麼新發現?並完成學習單。

3.發表討論結果。

4.你們為什麼會這樣分類?

 

18

準備活動

˙師:每組色紙數十張、學習單一張

˙生:膠水

 

綜合歸納

1.教師歸納學生討論結果,並歸納三原色色環。

2

 

           

 

教案主題名稱:藺草藝百變

 

設計者:王美娟、陳婉萍

一、教學設計理念:

緣起:1、苑裡是藺草的故鄉,但學生生活與藺草脫勾,不知藺草是何物,設計課程讓學生認識藺草。

2、參觀藺草博物館,藉此瞭解藺草與生活之相關創意作品。

◎設計理念:

(1)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探索藺草生長的情形。

(2)認識學校的環境,探索週遭的人事物,引發兒童主動關懷自己生活環境的興趣。

(4)透過在地化課程,期許兒童能關懷自己家鄉傳統產業環境,感謝社會為大家服務的人。 

二、教學主題架構與目標

(一)教學目標

 1.能分辦藺草與稻子的不同。

2.能認識藺草的生長環境。

3.能欣賞藺草的創意作品。

4.能說出藺草的外型特徵。

5.能說藺草從採收到烘乾的過程。

6.能適時給予同學回饋並欣賞其他同學作品。

9.能完成藺草小鹿的編製。

10.能上台說出自己的作品特別之處。

13.能透過體驗認識藺草博物館。   

14.能注意體驗活動時的安全,並保持秩序與禮貌。

15. 能與人合作完成事情並完成老師給予的任務。

(二)教學策略

1、利用藺草編織成的可愛小動物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

2、帶學生走出戶外看見藺草田與稻田,引起學生辦論並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3、再進入藺草博物館拜訪,透過館內人員解說,更進一步瞭解藺草的創作過程及生長過程。

4、藉由實際編織藺草,讓學生體驗藺草編織的辛苦及困難處,讓學生能更加珍惜藺草的地方產業。。

三、教學對象:一年級

四、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一『走出戶外認識藺草』                             

活動名稱

走出戶外認識藺草

教學時間

120

 

教學對象

一年級

學生人數

11

 

相關領域

生活

■團隊自編設計

□引用教科書

  版本       

 

97微調能力指標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3 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3 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2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 

節次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資源

時間

評量

第一節

 

 

 

 

 

 

 

 

 

 

 

 

 

 

 

 

 

 

 

 

 

 

 

 

 

 

 

第二、三節

★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藺草編織成的各種可愛動物及藺草編織相關產品』。
★引起動機

1、將『藺草編織成的各種可愛動物及藺草編織相關產品』有帽子、藺草包包、青蛙、蜻蜓、小鹿等藺草作品帶進,學生自由觀賞,許多學生還會戴戴帽子、背起藺草包包非常感興趣。
2、 教師提問:
(1)你們知道這些都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嗎?
(2)不知道喔?那要怎麼辦?
★發展活動
1、
老師說明這些都是藺草編成的。

2、學生開始提問許多問題。

3、老師不回答,請學生討論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4、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最後學生決定去參觀藺草稻田與藺草博物館。

★綜合活動
1、 討論下次上課活動該注意的。

<第一節結束>

★準備活動
1、尋找學校附近的藺草田,並請學校行政人員支援交通接送。

★引起動機

1、說明戶外教學該注意的事情,尤其要注意安全。

2、沿路上要多多看一看路邊的景象。?

★發展活動

1、 到了藺草田,請學生實際體驗,用手摸一摸,用眼睛看一看,並仔細尋找看看藺草田裡藏了哪些新奇的寶貝。

2、學生非常開心的在藺草田理東摸摸西摸摸。

3、老師再帶領學生往旁邊稻子田觀察稻子。

4、學生再次在稻子田理東摸摸西摸摸。

5、請學生各拔一枝藺草與稻草仔細觀察,兩者有哪些不同?外觀形狀?摸起來的感覺?顏色?

6、藉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再一次仔細分辨兩者的不同。

7、把拔起來的稻子與藺草帶回教室,啟程回學校。

8、回到教室後,老師請學生再次歸納剛剛在戶外觀察的情形。

9、老師發下一張白紙,請學生畫一畫藺草與稻子,並寫下稻子與藺草外觀形狀?摸起來的感覺?顏色?

★綜合活動

1、完成圖畫後,貼在黑板上,請大家互相欣賞。

2、整理教室。

<第三節結束>

 

藺草老師黃秀琴老師提供許多藺草創意作品

 

 

 

 

 

 

 

 

 

 

 

 

 

 

 

 

 

 

 

 

 

 

 

 

 

 

 

 

 

藺草田與稻子田

 

 

 

 

 

 

 

 

 

 

 

 

 

 

 

 

 

 

圖畫紙

蠟筆、彩色筆

 

 

 

25分

 

 

 

 

 

 

 

 

 

 

 

10

 

 

 

 

 

 

5

 

 

 

 

5

 

 

 

 

 

55分

 

 

 

 

 

 

 

 

 

 

 

 

 

 

 

 

 

 

15分

 

 

5

 

 

 

 

 

 

觀察

 

 

 

 

 

 

 

 

 

 

 

 

討論

提問

 

 

 

 

 

 

 

 

 

 

觀察

 

 

 

 

 

 

 

 

觀察

發表

 

 

 

 

 

 

 

 

 

 

 

 

 

 

 

 

 

 

 

 

作品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1.    畫圖時因為一年級對於繪畫技巧還不精湛,要多引導。

2.    戶外教學時,學生特別開心,要多注意學生的安全。

3.    學生很容易天馬行空發表,教師要適時聚焦學生的觀察點。

學生回饋

1、學生發現田裡有許多小動物。

2、透過體驗學習,讓學生更具體體驗藺草與稻子的不同。

3、我覺得出來上課好好玩。

4、我好喜歡上生活課,而且我還是第一次摸過藺草,感覺好神奇。

               

 

 

 

單元二:『拜訪藺草文化館』

活動名稱

拜訪藺草文化館

教學時間

120分鐘

教學對象

一年級

學生人數

11

相關領域

生活

■團隊自編設計

□引用教科書

  版本       

能力指標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3 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3 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2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 

節次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資源

時間

評量

第四、五、六節

 

 

 

 

 

 

 

 

 

 

 

 

 

 

 

 

 

 

 

 

 

 

 

 

 

 

 

 

 

 

 

 

 

 

 

   準備活動
老師:
1
、事先與藺草博物館聯絡,並且請館方人員進行解說。
2
、請學校行政人員支援交通接送。
引起動機
1
、參觀完藺草田後老師問:『將藺草變成我們看到的藺草編織品』?『如何將綠綠的藺草變成要編織的咖啡色的草』?

2、學生討論並回答:『曬乾』

3、老師問:那如何編織?誰會?或可以問誰?

4、學生中有人提到可以去參觀藺草博物館。
發展活動
拜訪藺草博物館
1
、行前說明外出注意事項。
2
、到達藺草博物館,館方人員進行解說並帶領學生參觀。
3
、介紹藺草製作過程,並讓學生實際體驗摸摸藺草曬乾後的感覺,並聞一聞他的味道。
4
、介紹許多藺草編織作品,學生都覺得很驚訝,並嘖嘖稱奇。
5
、館內有三個奶奶實際現場編織帽子、草席、包包給學生看,並請學生體驗編織。
6
、。學生有問題提出與奶奶討論。
7
、奶奶教學生編織小鹿。
8
、。學生非認真完成作品,並將小鹿貼在黑色西卡紙上。

9、將學生分成三組,並發下一張圖畫紙,請學生小組完成,請你

將你今天看到的藺草作品畫下來,並說一說哪一個你覺得最特別?

10、學生開始畫圖,其間開放學生讓其自由再次參觀,再次仔細觀察作品。

11、小組完成後集合準備回學校。
綜合活動

1、發表與分享:請學生分享拜訪藺草博物館的心得與發現。
2
、教師統整學生發表的內容。

<第三節結束>

 

 

 

 

 

 

 

苑裡藺草博物館

 

 

 

 

 

 

 

 

 

 

 

 

 

 

 

 

 

 

 

 

 

 

 

 

 

 

西卡紙

藺草

 

 

 

 

 

 

 

 

 

 

 

 

 

 

 

 

 

 

5

 

 

 

 

 

 

 

 

 

 

110

 

 

 

 

 

 

 

 

 

 

 

 

 

 

 

 

 

 

 

 

 

 

 

 

5

 

 

 

 

 

 

 

 

 

發表

 

 

 

 

 

 

 

 

 

觀察

發表

 

 

 

 

 

 

 

 

 

 

作品

 

 

 

 

 

 

 

分組作品

 

 

發表

如何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1、     教師站在引導的角色,適時引起學生討論、引發學生想到解決事情的方法。

2、     參觀時要適時幫忙館內人員解說,因為學生年紀較小,有時候解說人員的用語會比較艱深。

學生回饋

1、     藺草博物館的作品都好特別。

2、     教我們編織藺草的奶奶都好厲害喔。

3、     原來編織一件作品要很久而且好辛苦。

教學省思

1.這單元是分組活動,所有的問題是學生自己討論得來,以學生

為主體去發展活動,因此分組時必須先注意學生程度問題,依

學習程度將學生做適度的分組。

2.有了第一次經驗,學生很快就討論出解決方法,教師主導性不強。

 

單元三:『藺草創意卡片』

活動名稱

藺草創意卡片

教學時間

80分鐘

教學對象

一年級

學生人數

11

相關領域

生活

■團隊自編設計

□引用教科書

  版本       

能力指標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3 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3 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5-2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 

節次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資源

時間

評量

第七、八節

 

 

 

 

 

 

 

 

 

 

 

 

 

 

 

 

 

 

 

 

 

 

 

 

 

 

 

 

 

 

   準備活動
老師:
1
、事先將學生上一單完完成藺草編織的小鹿黏貼在黑色西卡紙上。
引起動機
1
、我們上一次做好的小鹿編織已經貼在西卡紙上,我們大家一起想一想,這樣能做什麼呢?

2、學生討論並回答:『畫成聖誕卡片,送給朋友或需要感謝的人』(適逢聖誕節前夕,所以學生會聯想成聖誕卡)

發展活動
製作聖誕卡
1
、學生開始設計、畫畫完成個人的聖誕卡。

2、學生非認真完成作品,並將作品貼在黑板上,作品分享。


綜合活動

1、老師請小組討論,並將藺草從藺草田可使採收到變成乾的藺草的步驟用話題畫出來。
2
、小組自行上台發表並解說。

3、請小組成員自己評分,對於在這次活動裡,小組成員自己可以的到幾分?(最高5分)

<第二節結束>

 

 

 

苑裡藺草博物館

 

 

 

 

 

 

 

 

 

 

 

 

畫圖用具

 

 

 

 

 

 

 

 

 

 

 

 

 

 

 

 

 

 

 

5

 

 

 

 

 

 

 

 

50

 

 

 

 

 

15

 

 

 

 

 

 

 

 

 

 

 

 

 

 

 

 

 

發表

 

 

 

 

 

作品

 

 

觀察

發表

 

作品

 

 

 

自評分術

 

 

 

 

如何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1、教師站在引導的角色,適時引起學生討論、引發學生想到解決事情的方法。

2、學生在討論評分時請學生多想想,是否大家都同意。

學生回饋

1、我做的卡片要送給媽媽,因為他很辛苦照顧我。。

2我們做的聖誕節卡片都很漂亮。

教學省思

1.最後一個綜合活動,是針對學生對這次活動作一個總結性評量看看學生的收穫。

2. 最後還有自評的部分,學生自己都會非常誠實而且還要小組成員都同意,因此不只自評還加入了同儕評量